一个崩溃、痴迷和悔恨交织的故事,无法忘怀并令人动容。《消失的她》是一部讲述真相与自我救赎的电影,也是一部让观众猜测、思考并最终揭开真相的电影。当你看到电影最后的结局,你会明白每个人或事物都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故事。有人说,人性最大的恶:恨你有,笑你无,嫌你穷,怕你富。但人性的丑陋显然不仅仅如此,更多的时候,人性的贪婪注定是最恬不知耻的。人性的恶,贪婪又自私,在利益面前,可以舍弃任何人。用仇恨回报恩惠,在他们的认知里,不是出于施恩之人自愿,就是出于自己欲求不满。
“人性的恶,你永远都想不到”,这句话听来就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。但是,事实却是如此。却有一些黑心之人,把传统美德的清流给搅浑了。东野圭吾说过: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,一个是太阳,一个是人性,直视太阳难免会被灼伤,直视人性则难免失望。人性的黑暗,有时真的不可估量。
不要小看人性,一念他可以是善,一念他也可以是恶。人性的善恶就在一念之间。当然我认为每个人的“念”不同,这一“念”和一个人的天性、原生家庭、成长过程、悟性以及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。从这部影片里,我们看到了何非的原生家庭并不好,他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“赌徒”的本性。所以说识人、查人不仅要看他当下的样子,还要看他的过往,知其秉性,方能断其善恶。
真假的较量
何非真的爱李木子吗?一开始看,是真的爱。李木子是他人生中的一束光,照亮了他未来的路,失去了李木子,何非就几近癫狂。可是,当结局反转,一切都是为了利益,那何非对李木子的真爱到底存在吗?反过来,李木子爱何非吗?她们的爱到底真还是假?
李木子最好的朋友,沈曼,是导演还是律师?嗯,答案是真导演、假律师。可是一个连真律师都做不到的事情,一个导演做到了,上演了一出真真假假的戏码,最终把何非套在了牢笼里,给李木子了一个完美的交代,可是这个”交代“真的是李木子想要的吗?这世间,存在幻想,大脑电波产生影像,眼睛和大脑相连,那自然也就会生出幻象。所以我们耳之所闻、目之所及、心之所想都有可能是假象。人类一直在探索,我们本身是否真实地活着,是否我们和这个世界仅仅属于某个幻想?这是个有趣的话题,如果我们把假的当成真的,那真的也就成了假的,不是吗?
所以真真假假本就难以分辨,是是非非不如顺其自然。

爱情的真伪
爱情本身是一个浪漫的主题,奈何必须要配上人间烟火气。作为社会人,无论男女,都是渴望爱情的。对于爱的渴求,犹如李木子对于海底星空的渴望,它仿佛近在眼前,美得震撼人心,同时它又是远在天边,触不可及,遥不可得。
我想对李木子说,爱不等于救赎,不要拿爱情去赌人性,也不要拿人性去赌爱情,最终都会输得一败涂地。当你在一段感情中感到不适,那就是直觉在保护你,未来的你正向现在的你求救。爱一个人可以,但是如果这个人到了需要你去救赎的地步,那最好的止损方式就是遗忘。不要幻想着去救赎他人,你能救赎的,只有自己。李木子摘掉氧气罩的一瞬间,最绝望的不是死亡,而是赌输了爱情。我们常常期望与伴侣建立一段持久且美好的关系,我们笃信于承诺和誓言的力量。然而,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,包括感情。爱情和承诺同样会遭遇时间的考验和外界因素的干扰。逐渐被磨损的感情,一再被失信的承诺,使得我们痛苦地意识到,原本坚固的基石也会崩塌。在面对这样的现实时,我们常常会问自己,为什么自己会成为例外。我们常常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,拥有久远的爱情,不会陷入别人所经历的苦痛中。然而最后的结局却在无情地告诉我们,我们大多数人与其他人并无二致。我们也会面临失去所爱之人、承诺失效以及离别的命运。在爱情消退、承诺失效以及两人分离的时候,我们需要学会释怀和奋进。虽然痛苦不可避免,但我们可以选择接受并从中成长。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心态和期待,重新找到幸福的源泉,让自己学会从失败中获得教训,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。
人生的意义
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意义,那就是真诚。当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,对待身边的人和事,那一切也都变得真而不虚。从修行的角度看人生的意义,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利他。我们一切的克己自律受戒都是为了在利他主义上更进一步。越利他,修行越深。虽然违背了人性的利己主义,但是这才是修行之人最了不起的地方,最牛逼的精神境界!
一念起一念落,一念天堂一念地狱,人生的选择可能只有那么关键的几处,对了皆大欢喜,错了满盘皆输。
从天堂到地狱,只是一念之差。从普通人到凶手,也只有一步之遥。不同的选择,意味着不同的结局。
人的一生总会面临无数选择,你做出什么选择,就会走上什么样的路。
终究,对人生负责的一定是自己。
